生物质颗粒制粒不成型的原因
在生物质颗粒加工中,若遇到颗粒松散或压不成形的问题,用户常误以为机器故障。然而,当设备检查无异常时,我们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深入探究原因。这些因素的合理调控,对于确保生物质颗粒的成型质量至关重要。
01
原料成分
不同的原料具有各自独特的特性和纤维结构,这直接影响其被固化成颗粒的难易程度。比如,像松木这类质地相对松软的木屑,其制粒过程通常较为顺利。然而,若原料质地过于坚硬或是呈现为面粉状的细粉,那么制粒过程就会相对困难,此时通常需要掺入刨花等辅助材料。此外,不同物料之间的混合比例也是影响成形率的关键因素,需要仔细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。
02
原料水分
压制生物质颗粒时,原料水分是关键。水分过高,颗粒硬度低易松散;水分过低,则难以成形,粉料多。不同原料如松木、杉木等,水分要求各异,但一般需控制在15%左右。具体含水量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,以确保颗粒机工作效果最佳。
03
原料粒度
原料粒度是影响制粒成形的关键因素。粉碎粒度适中(约4-6mm)有利于成形,过小会增加含粉率,过大则导致设备能耗高、产量低、颗粒不均匀且有裂纹,影响生产效益。
04
模辊间隙
模辊间隙影响制粒效果,一般在0.2-0.5mm范围内调整。间隙过大,成形困难;间隙过小,易磨损模具和压辊,甚至损坏模具,增加颗粒机震动。需合理调整间隙,确保制粒质量。
05
模具磨损失效
生物质颗粒机模具过度磨损会使导料口扩张,降低颗粒所受压力,进而影响成形率并增加粉料。因此,当出现这种情况时,应及时更换模具以保证制粒效果。
06
动力不足
颗粒机老化导致动力不足,电机转速异常,无法提供足够压力进行制粒,此时应考虑更换电机以恢复正常生产。
颗粒机制粒是一个需要精细控制的过程。对于生物质颗粒出现松散或压不成形的问题,部分因素由设备厂家负责把控,而生产者也可以对部分因素进行有效管理。通过多次实验和调整,我们可以确保颗粒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,从而充分发挥其效益。
饲料霉变的问题分析及处理办法
饲料霉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湿度过高:饲料在储存过程中,如果环境湿度过高,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,导致饲料湿度增加,从而引发霉变。
2. 温度不适:高温条件下,饲料中的水分容易蒸发,使饲料变得干燥;而低温又会导致饲料中的水分凝结,造成湿度升高。后者更容易引发饲料霉变。
3. 储存环境不佳:饲料在储存过程中,如果通风不良、阳光直射或存在其他污染物,都可能导致饲料发生霉变。
饲料霉变
二、霉变饲料危害
霉变饲料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严重影响,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
1. 降低营养价值:霉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,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,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。
2. 引发疾病:霉变饲料中的霉菌可能产生有毒物质,导致动物出现腹泻、呕吐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。
3. 降低生产性能:霉变饲料影响动物的食欲和消化吸收,导致生产性能下降,影响养殖效益。
饲料霉变
三、饲料储存管理
为预防饲料霉变,应做好以下储存管理工作:
1. 控制环境湿度:保持储存环境干燥,及时清理积水,避免饲料受潮。
2. 适宜温度:根据饲料类型和储存条件,调整储存环境的温度,避免高温或低温导致的饲料霉变。
3. 加强通风:确保储存环境通风良好,有利于饲料的干燥和散热。
饲料霉变
四、霉变饲料识别
及时识别霉变饲料对于防止霉变扩散和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。常见的霉变饲料识别方法包括:
1. 观察外观:霉变饲料通常呈现结块、变色、发霉等现象,可通过观察饲料外观进行初步判断。
2. 闻气味:霉变饲料往往带有霉味或异味,可通过闻气味进行识别。
饲料霉变
五、剔除与清洗处理
一旦发现饲料霉变,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,包括剔除霉变部分和清洗处理。
1. 剔除霉变部分:使用合适的工具将霉变部分剔除,避免霉变扩散到其他饲料。
2. 清洗处理:对剔除霉变部分后的饲料进行清洗,去除残留的霉菌和污染物。
饲料霉变
六、饲料防霉措施
为预防饲料霉变,可采取以下措施:
1. 选用优质原料:选择干燥、无霉变、无污染的优质原料,降低饲料霉变的风险。
2. 储存环境管理:加强储存环境的管理,确保饲料在适宜的温度、湿度和通风条件下储存。
3. 使用防霉剂: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防霉剂,延长饲料的保质期,减少霉变的发生。
饲料霉变
七、饲料霉变利用
对于轻度霉变的饲料,在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后,仍可进行合理利用。例如,将清洗后的霉变饲料用于饲养对饲料要求较低的动物,或者将其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利用。
饲料霉变
八、定期检查与规范
定期检查饲料储存情况,及时发现和处理霉变饲料,是防范饲料霉变的有效手段。同时,加强饲料储存环境的监控和管理,确保饲料储存环境的安全卫生。
总之,饲料霉变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。通过深入分析霉变原因、加强饲料储存管理、及时识别和处理霉变饲料以及采取有效的防霉措施,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饲料霉变的发生,确保动物健康和养殖效益。
颗粒饲料在制粒过程中如何控制质量
1
调整制粒参数
制粒效果与制粒参数如压力、温度、转速等密切相关。因此,需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模具,并确保模具质量符合要求。同时,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影响颗粒的密度、硬度和形状,从而控制饲料的质量。
2
控制饲料湿度
饲料的湿度对制粒效果有重要影响。如果饲料湿度过高,可能会导致颗粒松散或变形;如果湿度过低,则可能导致颗粒过硬或易碎。因此,需要控制饲料的湿度,确保其在制粒过程中保持稳定。
3
选择合适的原料
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颗粒饲料的质量。因此,需要选择高质量的原料,并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原料。
4
定期清理设备
制粒机的磁铁和上口需要每班清理一次,以防止饲料中的铁质进入制粒机环模,影响制粒机正常工作。同时,需要定期检查环模和压辊的磨损情况,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。此外,破碎机辊筒也需要定期检查,以确保其正常工作。
5
严格控制生产工艺
遵循生产工艺流程,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范,避免违规操作导致饲料质量下降。
总之,控制颗粒饲料的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,包括调整制粒参数、控制饲料湿度、选择合适的原料、定期清理设备以及严格控制生产工艺等。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,满足动物生长的需求。
饲料加工环节原料损耗分析
01
接收与验收损耗:饲料原料在接收和验收环节,可能因为质量不符、数量短缺、运输破损等原因造成损耗。为避免这种情况,应严格把关原料质量,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,同时在接收时进行详细的验收和记录。
02
储存环节损耗:储存环节是原料损耗的重要来源之一。不正确的储存方法、不适当的储存条件、以及长期的储存都可能导致原料变质、霉变、虫蛀等问题,从而造成损耗。因此,应选择适宜的储存地点,确保原料在干燥、通风、防虫的环境中储存,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翻动。
03
粉碎环节损耗:在粉碎过程中,原料可能因为摩擦、撞击等原因产生损耗。为了减少这种损耗,应选择合适的粉碎设备,调整合适的粉碎细度,同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维护,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.
04
配料混合损耗:配料混合是饲料加工中的关键环节,但也可能导致原料损耗。在配料过程中,应确保精确的计量和准确的配比,避免因配比错误导致的原料浪费。同时,在混合过程中,应注意混合均匀度,避免原料的分离和损失。
05
膨化或制粒损耗:在饲料加工过程中,膨化或制粒是两个重要的环节。这两个环节可能因为设备故障、工艺不当等原因导致原料损耗。因此,应选择先进的制粒或膨化设备,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,同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,以减少损耗。
06
成品工段损耗:成品工段是饲料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,也是原料损耗的重要环节。在这一阶段,可能因为包装不当、运输破损等原因导致成品损耗。因此,应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,制定合理的包装工艺,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,避免成品的破损和损失。
07
水分含量变化损耗:水分含量是影响饲料质量和储存的重要因素。在饲料加工过程中,原料的水分含量可能因为环境、加工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,从而导致损耗。因此,应合理控制原料的水分含量,保持加工环境的湿度稳定,并采取适当的储存和运输措施,避免水分含量的变化导致损耗。
08
粉尘泄露与变质损耗:粉尘泄露和变质是饲料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损耗问题。粉尘泄露不仅导致原料的浪费,还可能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。而原料的变质则可能导致饲料的品质下降,甚至造成生产中断。因此,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密封和维护,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,同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原料的变质。
饲料加工环节的原料损耗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问题。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详细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损耗的原因和关键点,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损耗。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,还能保证饲料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。因此,饲料加工企业应重视原料损耗问题,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,不断优化生产流程,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品质量。
饲料制粒机堵机的原因及解决思路
1. 原料因素影响
原料的水分含量、粒度分布、纤维含量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制粒机的正常运行。过高的水分含量可能导致物料在模孔中粘结,造成堵塞;而原料中的长纤维物质也可能在模孔中缠绕,导致堵机。
2. 模辊间隙不合适
模辊间隙的大小对制粒效果有直接影响。间隙过大,物料在模辊间的压力不足,难以形成紧密的颗粒,导致堵机;间隙过小,又可能增加模辊磨损,加速设备老化。
3. 调质效果影响
调质是制粒前的关键步骤,能够改善物料的流动性、提高淀粉的糊化度。如果调质效果不佳,物料在制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均匀的熟化,导致颗粒松散、易碎,甚至引起堵机。
二、解决思路
1. 调节原料水分和组成
对于原料因素引起的堵机问题,可以通过控制原料的水分含量和组成来改善。例如,对于水分含量过高的原料,可以通过晾晒、烘干等方式降低其水分;对于含有较多长纤维的原料,可以通过破碎、筛分等方式减少其纤维含量。
2. 调整模辊间隙
针对模辊间隙不合适引起的堵机问题,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模辊间隙。间隙过大时,可以适当减小间隙;间隙过小时,可以适当增大间隙。同时,定期检查模辊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。
3. 充分调质熟化物料
提高调质效果是减少堵机问题的关键。可以通过优化调质工艺、提高调质温度和时间等方式来确保物料得到充分熟化。此外,还可以根据原料特性和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,以改善物料的流动性和水中稳定性。
颗粒饲料制粒成型困难的原因
01 原料因素:
水分含量不当:原料的水分含量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影响颗粒的成型。水分过低可能导致原料难以挤压成型,而水分过高则可能导致饲料在制粒过程中粘结,形成团块或堵塞模孔。
细度不一致:原料的细度对颗粒的成型也有影响。如果原料细度差异较大,可能导致颗粒成型不均匀或困难。
杂质含量过高:原料中的杂质,如泥沙、石子等,可能影响饲料的流动性和成型性。
02 设备因素:
模具磨损:如果制粒机的模具磨损严重,可能导致颗粒成型困难。模具的磨损会影响模孔的直径和形状,从而影响颗粒的成型。
设备老化:制粒机设备老化可能导致部件松动、磨损加剧等问题,从而影响颗粒的成型。
电机动力不足:如果制粒机的电机动力不足,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压力来压制成颗粒。
03 操作因素:
温度控制不当:温度是影响饲料成型的重要因素。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,都可能影响颗粒的成型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饲料在模孔中粘结,而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饲料难以压缩成型。
为了解决颗粒饲料制粒成型困难的问题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改进:
1. 合理选择原料:确保原料的水分含量、细度等指标符合加工要求,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料进行适当的处理。
2.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:定期检查制粒机的模具、电机等部件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,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。
3. 优化操作参数:合理控制喂料速度、蒸汽温度和压力等操作参数,确保饲料在制粒过程中能够顺利成型。
4. 调整配方:如果原料因素是导致成型困难的主要原因,可以考虑调整饲料配方,添加一些辅助剂来改善饲料的成型性。
制粒机故障大盘点:问题出在哪?手把手教你一键修复
一、设备启动困难
可能原因:
1. 电源电压不稳定。
2. 启动电机故障。
3. 控制线路故障。
排除方法:
1.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,若不稳定,调整或更换电源。
2. 检查启动电机,如有故障,及时更换。
3. 检查控制线路,修复或更换损坏部分。
二、颗粒不均匀
可能原因:
1. 压辊或环模磨损不均。
2. 物料水分不合适。
3. 喂料速度不稳定。
排除方法:
1. 检查压辊或环模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压辊和环模。
2. 调整物料水分,使其达到最佳制粒水分。
3. 稳定喂料速度,保持匀速供料。
三、机器噪音过大
可能原因:
1. 轴承损坏。
2. 齿轮啮合不良。
3. 紧固件松动。
排除方法:
1. 检查轴承,如有损坏及时更换。
2. 调整齿轮啮合间隙,保持良好的啮合状态。
3. 检查紧固件,确保无松动现象。
四、机器振动异常
可能原因:
1. 基础不稳固。
2. 齿轮箱内零部件损坏。
3. 螺栓松动。
排除方法:
1. 检查设备基础,确保其稳固无晃动。
2. 检查齿轮箱内零部件,更换损坏部件。
3. 检查螺栓,紧固松动部位。
五、物料堵塞问题
可能原因:
1. 进料口设计不合理。
2. 物料含水分过多。
3. 压辊与环模间隙不合理。
4、环模压缩比不合适。
排除方法:
1. 改进进料口设计,优化物料流动路径。
2. 控制物料含水量,避免过多水分。
3. 调整压辊与环模间隙到合理间距。
4、根据物料特性,调整合适的环模压缩比
六、电机过热停机
可能原因:
1. 电机过载。
2. 通风不良。
3. 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。
排除方法:
1. 检查电机负载,避免过载运行。
2. 清理电机周围,确保通风良好。
3. 检查电源电压,调整至正常范围。
七、环模或压辊磨损过快
可能原因:
1. 物料硬度过高。
2. 环模或压辊材质不合适。
3. 环模或压辊安装不当。
排除方法:
1. 检查物料硬度,选择适合的环模或压辊材质。
2. 更换高质量的环模或压辊。
3. 确保环模或压辊安装正确,保持适当的间隙。
八、轴承损坏频繁
可能原因:
1. 润滑不良。
2. 轴承质量问题。
3. 负载过大。
排除方法:
1. 定期检查润滑情况,确保轴承得到充分润滑。
2. 更换高质量的轴承。
3. 检查负载情况,避免超载运行。
通过以上方法,您可以对制粒机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。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制粒机,提高生产效率。
粉碎机产能下滑,如何迅速诊断并应对?
1、检查设备状况:首先,要全面检查粉碎机的设备状况,特别是锤片、筛网等易损件的磨损情况。这些部件的磨损往往是产能下降的直接原因。
2、分析原料质量:检查原料的湿度、颗粒大小和杂质含量。过高的湿度、过大的颗粒或杂质都可能对粉碎机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。
3、检查动力系统:确保电机、传动装置正常工作。
4、检查筛孔堵塞、磨损情况:物料在筛孔中堆积,容易导致出料不畅,此外,要是物料中含有坚硬杂质,极有可能导致筛孔磨损,影响筛分效果。
5、评估操作和维护水平:了解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设备的维护情况,以排除因操作不当或维护不足导致的问题。
1、设备维护和更换:根据设备检查的结果,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,如锤片、筛网等。同时,要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2、原料质量控制:调整原料的湿度、颗粒大小和杂质含量,使其符合粉碎机的处理要求。可以考虑增加预处理工序,如干燥、破碎、二次粉碎和筛选等,以提高原料的质量。
3、动力系统优化:对动力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,确保其稳定、高效地运行。如有必要,可以考虑升级动力系统,提高粉碎机的处理能力。
4、筛孔的检查与维护:定期检查清洁筛孔,确保无堵塞,同时注意筛孔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。
5、提升操作和维护水平: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,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。同时,制定完善的维护制度,确保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。
饲料颗粒产生裂纹的原因及改进方法
饲料配方中含有蓬松而略具弹性的原料,在经过调质器调质时会吸水膨胀,经过环模压缩制粒后,会因水分的作用及原料本身所具有的弹性而弹开,产生了垂直裂纹。
改进方法:
1、添加粘结剂有助于减少垂直裂纹的发生;
2、使用较饱和的干蒸汽;
3、降低产量或增加模孔的有效长度,尽可能使饲料在模孔中滞留的时间增加;
这种现象通常是在颗粒离开环模时产生的,当切刀位置调得离环模表面较远并且刀口较钝时,颗粒从模孔挤出时是被切刀碰断或撕裂而非被切断,此时有部分颗粒料弯向一面并且另一面呈现许多裂纹。
改进办法:
1、增加环模对饲料的压缩力,即增大环模的压缩比,从而增加颗粒料的密度及硬度值;
2、将饲料原料粉碎得更细些,如果添加了糖蜜或脂肪,应改善糖蜜或脂肪的散布均匀度并且控制其添加量,以提高颗粒料的密实度,防止饲料松软;
3、调节切刀离环模表面的距离或更换使用较锋利的切刀片;
4、使用粘结类的制粒助剂,改善颗粒内部的结合力。
与情形2中的现象有些类似,裂纹发生于颗粒的横切面,只是颗粒没有弯曲。当将含有较多纤维的蓬松饲料制粒时,就有可能发生此种情况。由于其中含有比孔径长的纤维,当颗粒被挤出后,因纤维的膨胀作用使颗粒料在横截面上产生横贯裂纹,产生枞树皮状的饲料外观。
改进的办法:
1、增加环模对饲料的压缩力,即增大环模的压缩比;
2、控制纤维的粉碎细度,其最大长度不能超过粒径的三分之一;
3、降低产量以减低饲料通过模孔时的速度,增加密实度;
4、加长调质的时间,使用多层调质器。
关于我们
manbetx万博官方登陆 ,2003建立,150人专业团队,35000㎡工厂;我们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项目规划方案,并提供3D效果图;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、不同原料、不同场地,设计解决方案;公司拥有一支25年实际经验的设计、制造与安装的专业技术团队,提供上门安装服务。不论在售前还是售后技术支持上,我们随时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,24h接待客户的技术询问,现场服务,设备维护、生产故障,服务投诉等一系列问题。在服务品质控制上,坚持终身服务;良友正大,值得信赖。
联系我们
在线咨询 获取报价和方案
Copyright © manbetx万博官方登陆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苏ICP备2021039394号-1良友正大是manbetx万博体育app2021 、生物质机械、manbetx万博在线登录 、仓储机械等成套工程的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。